- · 农产品质量与安全版面费[06/30]
- · 《农产品质量与安全》投[06/30]
- · 《农产品质量与安全》期[06/30]
中国工程院院士单杨:用自有农产品加工技术打
作者:网站采编关键词:
摘要:单杨: 我从事柑橘加工也是机缘巧合。当时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贺善文是我国著名的柑橘专家,也是国际柑橘学会执委,主持了柑橘丰产栽培技术研究,为提高中国柑橘栽培技术水
单杨:我从事柑橘加工也是机缘巧合。当时的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贺善文是我国著名的柑橘专家,也是国际柑橘学会执委,主持了柑橘丰产栽培技术研究,为提高中国柑橘栽培技术水平作出了重要贡献。
1984年,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的单杨被分配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,在著名柑橘专家贺善文的影响下,从此走上研究农产品加工的道路。
我从华中农业大学毕业后,被分配到湖南省农业科学院。先是接触了一个澳大利亚的项目,后来在1986年欧共体援助项目——“发展湖南果蔬加工试验示范”中,可能我外语比较好,就被选中派往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农业化学和食品技术研究所(IATA-CSC)交流学习。这两个项目让我开始对柑橘加工这一方向有所接触,也就走上了研究农产品加工的道路。
单杨:国家对农产品的安全非常关注,也制定了相关法律法规来保证农产品安全。自2016年起,合格证制度经过6省3年试点,2019年12月在全国全面试行。合格证制度把种养过程管控、农兽药残留自检、产品带证上市等环节进行了集合,可以让消费者明白消费。
还有很多因技术而增收的例子,让农业增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。所以,在全产业链打通方面,科技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,如果没有科技,速冻就解决不了关键技术问题,黄酮的提取技术、结构修饰技术也无法实现。所以产业要不断转型升级,还要做到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等,通过加工工艺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、价值高的产品,这些都是前景无限的。
新京报:2010年你联合行业前10强企业以及20多家柑橘领域大专院校、科研院所等,组建了“国家柑橘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”,这个联盟主要目标是什么?
编辑 李严
单杨:我是2021年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,中国工程院对我们也有要求,当选了院士不能躺平,成绩是以前的,还要继续为国家食品工程这个方向作出更大的贡献。
再比如我们最近一个项目,从柑橘的生理落果中提取类黄酮,出口到国外,一公斤可以卖到2000多元。其实像这种落果,平常就是废品,没有什么价值,但现在,农民每亩的落果可以多收入1000多元。
农产品安全要全产业链努力
另外一个深加工的方向是类黄酮。类黄酮具有抗氧化的作用,被用来做保健品,世界上销售额排前20的保健品,有15个是类黄酮产品。我国现在类黄酮的市场份额占国际市场的80%以上,基本上都是我们提取的,但终端产品最后让一些国外品牌做了,这一步还是有差距的。
我想主要在两个方面再进一步努力:首先,现在农产品中的果蔬产出来后,有接近30%是坏掉的,没有能够利用上,未来想研究在这方面能不能利用起来,减少农产品浪费。另外,我们要生产绿色、安全的农产品,尤其是为老百姓的大健康服务,真正实现资源节约,环境友好,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质量提升作出自己的贡献。
新京报:科技在农产品加工的过程中,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?
30多年来,单杨一直从事果蔬贮藏加工与综合利用基础理论、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科技应用与推广,保障果蔬加工与质量安全。他带着团队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和产品市场垄断,以自有技术支撑加工产品走向国际市场。
单杨:得益于《食品安全法》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》颁布,十年来,我国在农产品食品安全方面取得显著成绩,有两个指标可以体现:农产品合格率达到97%以上,食品安全的检测合格率也达到95%。可以看出,我国农产品食品的质量安全有保障,老百姓对农产品食品的安全需要有保证。
在农产品领域,有一个通俗的说法,农产品安全有两个重要措施,第一个是“管出来”:农产品食品安全行政主管部门根据法律法规加强管理,堵塞漏洞,把一些有问题的环节监管好;另一个是生产加工层面的“产出来”,生产加工方面的主体是企业,也包括生产农产品的农场、种植养殖大户。根据相关法律法规,这些主体要负主责。
新京报: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,你认为食品加工专业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可发挥哪些作用?
文章来源:《农产品质量与安全》 网址: http://www.ncpzlyaqzz.cn/zonghexinwen/2022/0810/896.html